CES
中華福音神學院


         402  期  四月號

  院長的話

■  學院動態
  拉比傳奇
  延伸部密集課
■  延伸部學生見證
■ 
新書介紹
■ 
e 網無際
■ 
圖書館數位化工作

 

神學碩士科主任  周學信/撰  陳美蓉/譯

   以撒拉比提醒他的學生,基督徒,尤其是傳道人在別人憂傷的時候,常過於殷切地趨前安慰。由於當下的情緒使然,加上有表示同情的必要,他們的安慰容易成為一種自比恩人、故施恩惠的高言,這種慰問,往往徒為憂傷者帶來傷害甚於解憂。冗長的話語和訓示別人的意圖都只會顯露出一種對憂傷者麻木不仁的靈。

    對於以撒拉比的提醒,學生們回應道:「當某個人的憂傷就近在咫尺,且真切到令你感同身受時,你應當做什麼?」學生們繼續問道:「當痛苦如此錐心刺骨時,也許第一個念頭是:『喔!我的心怎樣才能走出這傷痛啊!』第二個念頭則是,『我能幫什麼忙?什麼才是表達愛、憐憫與同情最好的方法?』」

   睿智的拉比再次以說故事的方式來教導他的學生。他教導學生:「講故事通常是為悲傷帶來安慰的好方法。故事是這樣的」以撒拉比說道。

「當約哈能拉比的兒子辭世時,他的門生們紛紛前來弔唁。

第一位是伊萊哲拉比。盼望能解這遭喪子之痛、不幸父親的憂傷,於是問道:『拉比,願意聽我說幾句話嗎?』

『說吧!』約哈能拉比同意地說道。

於是伊萊哲拉比開始說道:『亞當有個兒子,死了。雖然如此,亞當容許自己受安慰。我們之所以知道,因我們就事實分析,亞當與夏娃後來甘於所失落的,並完成了他們在世上當做的工。所以,夫子您也一樣,必要在喪子之痛中尋得慰藉。』

『我自己已經夠傷悲了!』約哈能拉比責難地哭喊道,『你非得再以亞當的憂傷來提醒我嗎?』

隨後約書亞拉比入內,並說道:『拉比,可否容我藉聖經說幾句話?』

『說吧!』約哈能拉比說道。

   約書亞拉比開始說道:『約伯有兒也有女,但全都在同一天去世。儘管如此,他找到了安慰。我們怎麼知道呢?因他自己曾說:『賞賜的是神,收取的也是神,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你也一樣,也應尋求安慰才是。

『我已經夠悲傷了!』約哈能拉比責難地哭喊道:『你非得再以約伯的憂傷來提醒我嗎?』

   約瑟拉比接著入內,『請允許我說些安慰你的話』他請求道。『說吧!』約哈能拉比說。

    約瑟拉比開始說:『亞倫有兩個成年的兒子,俱在同一天死去。儘管如此,亞倫允許自己受了安慰。我們如何得知呢?因妥拉上記載著:當時亞倫沈默不語。當一個人哀傷至沈默的地步時,就表示他停止了哀傷且受了安慰的緣故。所以拉比,你也應在這喪子的不幸中接受安慰才是。』

『我自己已經夠悲哀了!』約哈能拉比責難地哭喊道:『你非得再以亞倫的悲哀來提醒我嗎?』

   約瑟拉比離開後,西門拉比隨即進入,『拉比,可否容我藉聖經講幾句話?』

『說吧!』約哈能拉比說。

    西門拉比開始說道:『大衛王曾有個兒子,死了!雖然如此,他允許自己受了安慰。我們怎麼知道呢?因經上記載:他和拔示巴同寢,自己得了安慰,她為大衛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為所羅門。像大衛王一樣,你也應尋求安慰。』

『我自己已經夠悲傷了!』約哈能拉比哭喊道:『你非得再以大衛王的悲傷來提醒我嗎?』

  最後趨前弔唁的是希雷爾拉比。

『拉比,可否允許我說些安慰你的話?』他問道。

『說吧!』約哈能拉比說。

    希雷爾拉比開始說道:『讓我來打個再恰當不過的比方給你聽。一位國王將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交給其中一位家臣保管。這位家臣每天都哀嘆道:我真難受呀!國王何時才會來把他的寶物取回呢!那麼我就不致再擔此重責大任了!對拉比來說,你豈不也持有這樣的寶物嗎?你有個兒子,他成就非凡,是個造詣頗深的猶太學者。他辭世無憾,因他期待自己活出你所教導他的信仰,他做到了。因此,你應該為自己已將萬王之王所託付你代為保管的寶貝,毫無玷污地,雙手奉還而感安慰呀!』

『你真安慰了我,希雷爾,我的孩子!』約哈能拉比喊道。

    約哈能旋即起身,並將他的悲傷拋諸腦後。」

    故事至此。以撒拉比繼續進一步教導有關安慰的藝術。他告訴他的學生,這是一門積極的愛的藝術。因為並無一套規則可循,也沒有一本教我們如何表示憐憫的手冊。快速翻閱你的聖經,壓根兒找不到一篇標題為「如何憐憫人」的講章。絕對沒有。我親愛的學生們,對憂傷者的安慰,不能制式化及系統化。企圖以事先錄製好的情緒去幫助憂傷的人,只會為你贏得「約伯的朋友」最佳候選人的稱號。我想從沒有人想要這樣的稱號。對於你能做什麼?該做或不做什麼?說些什麼是既合宜又蒙對方感激的話?以撒拉比提了四項建議:

     第一,傾聽很重要。安慰乃在尋找可以傾訴的對象。傾聽者並不需給予忠告或引述他她自己的類似遭遇。第二,悲傷的人需要向人傾訴。如果傾聽者一味企圖避免論及其憂傷的緣由,必會使憂傷的人更加沮喪。第三,身體接觸的重要。遭逢喪親之痛是一孤獨的經驗。通常以臂環抱憂傷者的肩膀,會比只是握個手來得好。因為那正是他們所需要的。如果你無法對悲傷者說出合宜的話,至少伸出雙臂抱抱他。第四,哭泣在療傷止痛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與哀哭者同哭,助益非凡。即便其他人不哭,能在他人面前不顧形象地哭泣,亦是一種療法。我們必須停止假定哭泣是女人的活動,男人也需要哭泣。

    給了學生上述的教導後,以撒拉比稍作停頓、並自思忖著。接著他與學生分享了下面這段話:「當我們安慰他人時,是想以光取代黑暗。我為你們禱告,祈求我們都能自我們痛苦的經驗中學得如何憂傷,及如何去安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