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訊 415
  
  

   2005 年五月號
    ■
  主題信息 
    ■  學院動態 
     ■ 
獻身研討會實錄
     ■   初探儒家與幽暗意識  
     ■ 
生命的樂章-老師的心靈群像
          吳存仁   蔡珍莉   趙慧香  
          胡維華   葉雅蓮

「不成功」神學

 

    近來有兩位我所認識的青年人受到沉重的打擊:一位被他所最愛的人拋棄;另一位因受傷而必須放棄他幾年來最愛好的一項運動。上帝把他們二人所最愛的拿走,讓他們經歷莫大的失落-為什麼?我無法完整地回答這問題,只能分享與這問題有關的一些想法。

    我們面對人生的憂傷與苦難,可以有幾種錯誤的反應。一種是走成功神學路線,就是以為只要信心夠堅強或禱告夠懇切,就可以得著心所要的。上帝不會叫大有信心、懇切禱告的人失望或經歷很大的憂傷。筆者則認為,除非祈求的感動是來自上帝(被動的主動),否則這種想法是錯的。例如,保羅雖靠著主有大喜樂(腓四10),但同時又經歷大憂傷,因為大部分的以色列人不信主(羅九1~5)。保羅看不到以色列全家得救,並非因信心不足或禱告不夠。以色列人的不信,是出自上帝的主權(下詳)與人心的剛硬。除此以外,我們的價值觀不一定合乎上帝的心意。走成功神學路線的人需要了解:上帝通常不尊重我們的價值觀,並且時常會藉著苦難來調整我們。第二種錯誤是開放神學路線,就是認為上帝非全知與全能,因此沒有能力防止許多苦難的發生。既是這樣,求祂也沒用,因為上帝也是可憐蟲。開放神學的思想不合聖經。聖經既肯定上帝的臨在性,也肯定上帝的超越性。臨在的上帝是隨著歷史事件的發生而有所反應,似乎沒有預知或主權。可是上帝也是超越的、滿有主權的歷史主宰。所以,一方面我們應肯定上帝參與歷史,不要把上帝的臨在性解釋掉(如過份使用「擬人法」來解釋上帝的反應)。另一方面,聖經所講,上帝的超越性與主權,我們也要肯定。上帝有永恆不變的旨意;祂的籌算必立定(賽四十六10)!祂是按己意行作萬事的主宰(弗一11)。保羅在憂傷中仍舊順服上帝的預定(羅九6~18),也頌讚上帝的主權(羅十一33~36)。第三種錯誤的路線是放棄信仰。這與第二種路線相似,只是做得更徹底。

 苦難對上帝的兒女而言,除了有聖化的功用(彼前四1),還有一些神學的意義。首先,約伯記告訴我們,一個人所犯的罪與他所受的苦並非成正比(非因果關係),因為約伯是最正直的人(伯一8),卻受極大的苦楚;第二,約伯記也啟示我們,無辜的受苦是屬靈的爭戰。若在苦難中仍舊對上帝忠心,撒旦就受到很大的挫敗,而我們蒙恩也顯為公義(參:帖後一5)。基督藉無辜的受苦定魔鬼的罪,趕出「這世界的王」(參:約十二31)。上帝的審判曾臨到十架上的基督,而教會必須跟隨主的腳蹤,無辜地受苦(彼前二21;三12~19);第三,在苦難中仍舊對上帝忠心的人,將來必得獎賞。主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七16~17;二十一4)。不但如此,將來主還要親自束上帶子伺候他們(路十二37)!主頭一次服事我們,是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第二次服事我們,實在太奇妙可畏,令我無法想像,只能敬拜!基督為了擺在祂前頭的喜樂,曾輕看羞辱( 來十二2);我們為了將來的榮耀,也要學習輕看苦難(林後四17)。

    上帝的子民在世上難免有苦難,但是在苦難中卻能站立得住(約十六33)。信心因受到考驗反而變得更堅定(彼前一7)。這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的恩典。上帝是信實的,不會讓我們受到超過我們所能忍受的試探/試驗,乃是會提供出路,叫我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上帝會親自保守祂選民的信心(彼前一5),以致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到益處(羅八16~1828)。老年的 Anne R. Cousin1857年回顧充滿辛酸的一生,寫詩見證上帝的公義與憐憫。其中有一節說:

                  祂以憐憫和審判,織成我的年代;

我的憂傷的淚斑,也帶愛的光彩。

領我手段何巧妙,祂計畫何純正;

榮耀榮耀今充滿  以馬內利之境。

這些話描述真理,何等貼切。
 
 

您的同工

周功和敬上

中華福音神學院研發部部長

二○○五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