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訊 418
  
  

    2005 年八月號
     ■
  主題信息 
    ■  學院動態 
     ■ 
畢業典禮花絮 ■  觀看、行動、相信
     ■  畢業生致詞   ■  在校生致惜別詞
     ■ 
畢業感言 
          神學碩士科   道學碩士科    聖經碩士科
          基督教研究碩士科    主修教牧輔導
          教牧輔導碩士科   基督教研究證書科
          延伸制證書科       

 

◎香港建道神學院院長/梁家麟博士

經文:創十三14-18

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賴院長,各位院董,各位主內的牧長和弟兄姊妹,各位畢業同學的家人和朋友,各位老師和同學,謝謝你們給我這個榮譽的機會,參加你們的畢業盛會,得以一同差遣今天畢業的同學,見證上帝在他們身上的召命、一群老師在他們身上所投注的心血,以及他們數年奮鬥的成果。

    今天不是長篇大論釋經的時候,我選用一段很短的經文:創世紀十三章1418節,為畢業同學壯壯行色。

   這段經文的背景是,亞伯蘭和侄子羅得分道揚鑣,羅得選擇了約但河谷肥沃的平原土地,亞伯蘭只好選擇較為貧瘠的山地,其後,耶和華上帝向亞伯蘭顯現,向他應許。上帝的應許包括兩方面,第一是土地的應許,上帝會使亞伯蘭的後裔擁有廣大的土地;第二是子孫的應許,上帝會使亞伯蘭繁衍出龐大數量的後裔。

   其實在十二章1~3節裡,上帝已對亞伯蘭作第一之的應許,他要成為大國,地上萬族會因他而得福;如今是第二次應許,一方面重申之前所說的話,加強亞伯蘭對這應許的信心;另方面亦是對從前的應許做較詳細說明。土地和人口是國家的兩大元素,上帝既然要讓亞伯蘭成為大國,則賜他土地和子孫便是必要的事。

   各位畢業同學,在今天的日子裡,我希望你們重新確定上帝對你們的應許。這同樣是第二次應許。數年前在你們入神學院以前,上帝業已揀選和呼召你們,你們是因著祂的呼召而獻身的。經過幾年的時間的考驗和磨蝕,你們要在上帝面前重新確定祂的揀選和呼召,讓你們的信心得以鞏固,目標和方向得以清晰。這不是全新的呼召,而是從前的呼召的一個延續和更新,上帝的呼召不會差錯,幾年前是怎樣,幾年後也是一樣,這是不變的揀選和召命。 

   不過,說揀選和召命不變也是不對的,經過數年學習後,你們對教會和職事有了更準確的認識,對自己的恩賜和能力也有較現實的理解;你們對做傳道人的含義有很不一樣的體會,跟未入行前的認識很不同。這是第二次應許,既是為了加強你們的信心,又是對過去的應許做較詳盡的說明。

   正如題目所顯示的,我將這段經文分為三個小點,也就是上帝對亞伯蘭的吩咐的三個要點,第一點是觀看,第二點是行動,第三點是信心。

一、觀看

    先說觀看。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14~16)

    我們不知道亞伯蘭是否真的很大方,完全不計較去哪裡,任由羅得先選;抑或他心底裡其實希望羅得自動自覺將平原美地留給長輩,自己則揀選山地。總之羅得全不客氣,一聲「唔該」便將最好的土地收歸己有,浩浩蕩蕩地率領家人和牲口前往約但平原。不管是自願抑或被迫,亞伯蘭如今都得留在貧瘠的山地上了。他望著這個山頭,未知前景如何,心中有些惆悵,耶和華上帝適時向他顯現,確認他沒有做錯選擇,這是上帝應許賜與他的地方。同樣,上帝也向你們每個人作出印證,是在如今的地步裡,在如今這個生活條件的基礎上,上帝要你們完成祂的托負。

    上帝要亞伯蘭觀看,不是他如今有的東西,而是他即將有的東西;上帝說,從他如今所站的地方,舉目往東南西北觀看,看到甚麼,甚麼便是屬於他的。這不是一個抽離現實的應許,上帝沒有吩咐亞伯蘭憑空想像一個地方,幻想這是怎樣富饒和美麗的土地,而是要亞伯蘭從如今立足的地方來觀看,展望前面的可能性。我們追求的不是抽離現實的理想,卻又不將自己困在純粹的現實之內,立足現實,前瞻理想。亞伯蘭立足的不是富饒的平原地,而是一個地勢高的山頭,從現實看,這裡並不理想,缺乏草原平地,但前景卻非常遼闊寬廣;登高望遠,站在平原看不到多遠的地方,站在山地卻可以。

    弟兄姊妹,你們在這幾年時間經歷了上帝許多的剝奪,失去原來穩定的工作和職業,失去各方面的保障;對部分成年同學而言,重新讀書是對自尊的一個考驗;你們加入傳道人的行列,也是以新人身分重頭做起。不過,最艱辛的心理適應時期已過,現在是漸入佳境的時候,不是面前的挑戰減少了,而是你們可供剝奪的東西少了,你們因此背負的心理和物理包袱也小了,反正無可失去就不會失去,不用瞻前顧後,不會婆婆媽媽,對上帝的應召能力較高,行動較為靈活,前景也更遼闊。一個人愈是自覺「無有」和「不能」,愈容易經驗上帝的「樣樣都有」和「凡事都能」。

   上帝要亞伯蘭觀看一個遼闊的遠景,告訴他無論是東南西北,凡他極目所及處,都會賜給他。你盡管看吧,看到甚麼,甚麼就是你的。這好像有機構主辦的遊戲活動,給參加者兩分鐘時間,在超級市場隨意拿貨,拿到甚麼,甚麼便是他的。這個應許之慷慨,超過亞伯蘭所能想像,大過他自覺能夠實現。

    弟兄姊妹,我知道你們大多數人在畢業後都會投身堂會的事奉。你們多數不會立即充當主任牧者,而會與其他較資深的同工配搭事奉。也許你們會負責一個年齡群體,帶幾個團契,教一班主日學,日常工作便是開會、探訪、預備各樣的材料。這些工作是傳道生涯的主要內容,傳道人就是做這些工作的人。不過,我可以確定的是,今天我願意向你們重提的是,數年前,你們不是被上帝呼召出來帶一個或幾個團契、教一班主日學的,不是專注守住一個堂會裡的百數十人的,這不是上帝呼召的內容,這不是那個叫你們 扎心、落淚,然後回應上帝的異象。上帝給你們的異象一定比做團契和主日學導師為大。當然我們都知道,再偉大的異象都需要落實為具體的小事奉,否則便是抽空的,不肯甘心服事教會裡的一個小弟兄的,不配做上帝的僕人。但是,我們千萬不要被日常的工作磨蝕我們的心志,使我們的眼界和心胸都變得狹窄了,除了自己的堂會外,除了眼前的工作外,再也看不到天國的異象,看不到未信主的人的需要,看不到福音廣傳的可能性和教會擴展的迫切性,看不到上帝在世界上仍然能行神蹟奇事,並且居然是藉著你們來成就祂的神蹟奇事。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我希望對教會和傳道職事已經有相當了解的你們,仍然被上帝偉大的異象所感動,仍然能看到上帝指示給你們看到的。主啊,願你成為我的異象(Be Thou my vision)

二、行動

   古語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所有能夠實現的異象都是因著有人將之付諸實行。沒有今天的行動,便沒有明天的收成,天下間沒有免費午餐。

   上帝在吩咐亞伯蘭觀看之後,又補了一句:「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17)上帝要亞伯蘭踏出信心的一步,起來縱橫走遍這地。

    在預備這篇講章時,我心裡哼著一首短詩:「你的恩典已經夠我用,縱有困難也不要逃避。有你與我一起,我還懼怕甚麼,賜我勇氣去改變自己。」不要懼怕,不避困難,認定主恩夠用,有勇氣改變自己,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道理。

   心靈雞湯式的書告訴我們:「播下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我們不相信人定勝天,只要積極思想,便做甚麼都成功;卻相信當我們將生命主權交在上帝手中,祂便能改變我們,成為祂心中的美好,祂便能成就在我們身上所設定的計劃。弟兄姊妹,立志攻克己身,叫身服己,改變性格上有待完善的地方,革除那些妨礙自己在人際關係與事奉上有所突破的行為和習慣,譬如惰性、缺乏動力、拖拖拉拉、對人怯懦、顧慮太多、尋找藉口等等,千萬不要手軟,不要拖延。你們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你們知道性格方面的戰場在哪兒。你們如今已經是傳道人了,必須作信徒的榜樣,他們都在看著你們。

    我相信你們在神學院讀書時,已建立起一個傳道人的生活模式來。神學院的生活非常忙碌,對你們有不同要求,這些訓練是非常必要的,要將你們打造成堅毅不屈、勇敢剛健、積極奮鬥的人,傳道人必須是這樣的人。做保險經紀樓宇買賣經紀得有打不死的精神,臉皮夠厚,不氣餒,不言敗,不怕被人拒絕,做傳道人更應如此,我們可不需要life dynamic這些偽宗教來作為精神支柱。我在今年四月去越南教會做培訓,才知道越南教會沒有傳道人每星期放假一天的習慣,周一至周日都要上班,這嚇了我一跳。從前讀神學時,一位老師Dr. Mikolaski跟我們說:「你不可能做朝九晚五而取得任何成功。」我在某些方面是很傳統的人,我不相信傳道人有均衡生活的,只知道人是為一個異象而生活,認清目標以後,必須悉力以赴,絕不保留,不留後路,不為失敗預備藉口。這是傳道人與廟祝最大的分別所在。

   上帝業已將一個偉大的異象放在我們面前,我們往東南西北觀看,每個陌生的面孔都是潛在的基督徒,他們都需要我們的傳講和服事,基督已為他們死,我們的教會屬於他們,我們蒙召也是為了他們。起來,我們踏出自己的安樂窩,縱橫走遍這地,我們的腳步所到處,便是福音伸展到的地方,也便是主顯祂的主權的所在。我們認定,若是人們認識主,生命得著改變,他們可以活出一個更快樂和更美麗的人生。我們都欠世人的債。「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

三、相信

    談完觀看和行動,最後我們講相信。可能你有些奇怪,為甚麼我將相信放在最後?我們不是先有信心,才有行動嗎?為何先講行動,再講信心呢?

    我確實認為行動是在信心之先。或者這樣說,行動之前我們需要一點點信心,但行動以後,我們需要更大的信心。開始事奉時,我們鮮有心悅誠服地相信上帝的,我們或許信自己的能力多一點。我們立志為上帝做大事,立志成為做大事的人;但在具體踏上某個事奉以後,才赫然發現,原來事奉生涯真的是唯獨信心唯獨恩典,一步一信心,若是沒有信心,我們的事奉早已完蛋了。

    創世紀十三章18節記載:當亞伯蘭聽到上帝的吩咐,向東南西北觀看,並且離開自己的原居地以後,他的第一件事便是為上帝築一座壇,向上帝深深敬拜。「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築壇是順服的行為,表達他願意聽從上帝的吩咐,接受上帝的差遣;築壇也是交託的儀式,表示當我願意聽從上帝的命令而行後,便將一生的命運付託給上帝,面前如何,由上帝帶領,真的是聽天由命了。

    上帝的異象大過我們事奉的現實,上帝的心意過於我們的能力所能承擔,這樣,能夠教我們不灰心不喪膽的,是所篤信的上帝。我們若確知這條路是祂為我們派定的,便不用擔心祂會始亂終棄;我們若知道自己不是生命的編劇和導演,便知道個人的成敗得失不由我們決定,上帝總會負責到底。在事奉上能夠堅持到底的人,不是最有能力的人,而是最有信心的人。

    像亞伯蘭聽到上帝的應許以後,他知道這應許是超過他個人的期望和能力的,並且這應許的充分兌現時間也是在他死去以後,他沒有機會看到應許的圓現,只能懷著這個應許而死,所以他一生都得靠信心而非靠眼見(by faith, not by sight)。希伯來書不是這樣說嗎:「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來十一8~10)

   一個傳講上帝的話的人必須是個敬畏上帝的人,必須自己是一個信靠上帝的話,願意兌現上帝的話的人。這是傳道人與神棍的分別所在。

   弟兄姊妹,你們終於來到這個地步,這是三年前你們在進神學院前所領受的異象,個別弟兄姊妹甚至可能是在十年前二十年前便已聽到上帝的呼召。今天,你們的異象和呼召總算完成第一個階段,就是學習階段,可以付諸實踐了。我希望你們在這裡向上帝說:「到這個地步了,回望過去四年,我沒有懷疑過你的呼召,我一直在遵奉你的旨意;如今在這個分水嶺,我再次向你下拜,承認你是我的主我的上帝,我知道你的異象大於我的現實,你所給我的召命過於我所能承擔,不過既然這是你的吩咐,我便順命而行,我求你繼續堅固我對你的信心,讓我面前每一步都行在你的旨意裡。願你的旨意成就。」

   各位同學,我相信你們過去所接受的是優質的神學訓練。承擔傳道使命所需要的有關知識和技巧,你們的老師都已充分教導你們了,這足以幫助你們踏進第一個事奉工場,應付基本的工作要求。你們的老師和應保羅對以弗所的長老的話:「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裡,我都教導你們。」(徒二十20)你們學成下山以後,得更多的倚靠上帝、倚靠教會的同工和弟兄姊妹,倚靠聖靈和良知在你們裡面的鞭策。好自為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