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萬物之靈?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
一、演化
西方人自文藝復興時代起,花了幾百年時間,才確定地殼表面的岩層,有很長的「形成歷史」。一般說來,地層的深層,形成得較早,也就是距離現代越遠;淺層形成得較晚,距離現代較近。
在這個認識地層的過程中,學者同時也對地層中的「化石」,有了與過去完全不同的認識。大約到了十八世紀,學者已經同意化石就是「生物的遺骸與遺跡」。 「生物演化」的事實,是學者觀察化石在地層中的分布後發現的:過去的生物,與今天的不同;今天的生物,過去並不存在。那麼,過去的生物到哪裡去了?現在的生物又是哪裡來的?就成了重要的學術問題。
到了十八世紀中,「地層有個形成的歷史,地球生命圈也有個歷史」,已是學界的常識,「自然史」的概念就誕生了。第一位將自然史有系統地整理發表的,是法國學者布丰(Buffon,
1707-88)。他的《自然史》自一七四九年起出版,到一七六七年已達十五冊,他過世前又出了七冊(他身後,再由他人續了八冊)。 由於布丰文筆優美,這部書立刻暢銷一時。當然,也立即引起了教會人士的抨擊,一七五○年二月六日、十三日有一篇書評在巴黎發表,就是針對《自然史》散播的「毒素」。書評者指出書裡有「妨害人心世道」之處,布丰被迫發表聲明:他的見解不違背聖經與教會。 二、演化論
演化論是解釋「演化」事實的理論。歐洲學界第一個公開提出「演化論」的學者是拉馬克,他是布丰的弟子。但是,今日在學界中大家都以達爾文在一八五九年十一月廿四日正式發表的「天擇理論」,當作唯一有用的演化論,因此演化論、達爾文演化論、天擇理論幾乎是同義詞。
生命世界與生命史有兩大特徵:適應(adaptation)與歧異(diversity)。天擇理論基本上是解釋「生物適應」的理論(「正宗演化論」)。但是達爾文與受他影響的人,相信天擇也能解釋「生物歧異」(即「物種形成」)。目前許多研究與爭論,主要集中在這個問題上。 三、科學
為了了解演化論的研究現況,我們必須明白一個事實,就是:演化論已是一門成熟的科學,有教育機構、研究機構,以及各種專業研究刊物,可以發表研究成果,以及辯論基本教條。從專業演化生物學家的數量,以及出身背景,就可以預期這個研究領域不可能是一言堂。
另一方面,演化事實涉及到生命世界每個面相,特別是歷史面相,而研究成果又累積了至少一個半世紀,因此,任何想將研究現況總結的企圖,都只能是「入門的邀請書」。根據《盲眼鐘錶匠》這類書,討論當前演化論的得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此外,我們也必須明白,在現代社會,科學已是一個正式行業,各種人性因子在科學社群中都扮演正常角色。以目前的現狀而言,任何研究,只要能得到「否定天擇論」的結論,都是成名捷徑。因此,任何人,不論以任何理由,進行反天擇論(反達爾文)的研究,都是合理的。我們應鼓勵任何在主觀上反天擇論的人士進行紮實的研究。尤其是在主觀上拒絕天擇論的人,有道德義務全力贊助、監督反天擇論的研究。而從事這種反對研究的第一步,是精通主流文獻,不然,就提不出同等品質(或更好)的理論。在科學史上,科學家的主觀意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水準的理論」。 四、人的地位
在西方,演化論最犯忌的地方在於褻瀆了人在世上的地位、神的大能等教條。一九九六年十月廿二日梵諦岡教宗發表聲明,承認演化論已經「不只是一個假說」。他的意思是,經過多年的研究,許多不同研究領域已產生大量證據,都與演化論契合,絕非偶然。
不過,教宗雖然承認人的形體是從「低等生物」演化而來,仍然堅信「人的靈性」的來歷出自「神的手」。
筆者受人類學訓練,有義務指出,這只是西方文化的觀念,我們東方人不這麼想。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離婁下)。東方人認為,由於有聖人制作禮樂(「明於庶務,察於人倫」),人才能成為萬物之靈。
事實上,與我們長相完全一樣的現代人,大約四萬年前才出現。這四萬年來,絕大多數人類社群都沒有發展到「複雜社會」的階段,技術水準極為原始。只有極少數社會發展出「文明」(經天緯地,照耀四方)。由於文明社會實在太少了,合理的結論反而是:文明是人類史的例外;人因為意外而變成萬物之靈。這個事實與東方古訓反而比較契合。
要是回到「科學」這個題目,人類今天會有信心(與閒情)討論「人為萬物之靈」這命題,更是莫名其妙。地球上只有一個社群發展出科學,就是希臘。科學是極為特殊的認知模式,必須透過複雜而長期的訓練才能熟悉。即使在今天,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並在空前自由的環境中,才能發展、成長。愛因斯坦說過:「不要問中國為什麼沒有發展出現代科學,值得討論的是:為什麼西方發展出了科學?」我們該三復斯言。 五、小結 筆者同意教宗的見解,人的形體演化與人的精神演化分屬兩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但是如何研究人的精神演化?教宗並沒有提出可以進行科學研究的命題。筆者以這個問題與大家分享,就是希望引起注意,進而產生有意義的討論。不過,一場針對演化論的演講,或是研討會,最多只能是「入門的邀請」(要是不想入門,出席就是無的放矢)。而入門,必須花時間,花精神。今日所有的演化生物學家都循序漸進,受過嚴格訓練。任何人想了解或反對演化生物學,都不能只憑主觀意願,或三十分鐘,甚至三個小時。在科學領域裡,主觀意願並不算數,與結果也不相干,根本沒有人關心。荀子所謂「不為堯存,不為桀王」,就是這個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