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書報討論公告

 

 

  • 主  題:傳教策略比較:李提摩太、利瑪竇、戴德生

  • 討論文章:
    柯保安(P. Cohen) 著,蘇文峰譯,〈戴德生與李提摩太宣教方式之比較〉,收入《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77),頁81-107。(文章備索)

  • 時  間:10/30(一)下午2.00-4.00

  • 地  點:宣教中心

  • 其他參考文章:(按出版年月排列)

蔡錦圖,《戴德生與中國內地會》(香港:建道神學院,1998)。

黃昭弘,《清末寓華西教士之政論及其影響》(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3)。

潘鳳娟,〈從晚明皇室信仰看耶穌會的傳教策略〉《史苑》,第51期(1990),頁61-75。

D. E. Mungello, Curious Land: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 of Sinology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1985).

張維華、孫西,〈十六世紀耶穌會士在華傳教政策的演變〉《文史哲》1985-1,頁23-33。

林美玫,〈中國內地會之研究1865-1926〉(台北: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李瞻、石麗東合著,《林樂知與萬國公報》(台北:台北市新聞局,1977)。

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5)。

 


point.gif (1010 bytes) 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第一次書報討論摘要

point.gif (1010 bytes) 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第二次書報討論摘要

point.gif (1010 bytes) 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第三次書報討論摘要

point.gif (1010 bytes) 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第四次書報討論摘要

point.gif (1010 bytes) 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第五次書報討論摘要

point.gif (1010 bytes) 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第六次書報討論摘要

point.gif (1010 bytes)
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第七次書報討論摘要

 


書報討論計畫

point.gif (1010 bytes) 主題:

探討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化會遇過程中所產生的相關議題:包括思想對話、禮儀之爭、祭祖的爭論、傳教策略、本土化,以及社會關懷等等。

 

point.gif (1010 bytes) 方式:

  • 主題導向:選出適合主題的文章作為基本閱讀資料,主題之選擇配合中心發展方向

  • 每個月一次,每次兩小時,由一至二位負責報告閱讀資料,然後進入討論,由老師或研究員總結

  • 自由參加

 

point.gif (1010 bytes) 擬討論議題如下:(待刪增)

  1. 唐朝景教VS佛教

  2. 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思想對話

  3. 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禮儀之爭、祭祖問題的討論

  4. 馬禮遜譯經工作

  5. 太平天國:本土化?

  6. 傳教策略比較:李提摩太、利瑪竇與戴德生

  7. 基督徒與革命的起源

  8. 基督教學生運動:社會關懷的實踐?

  9. 非基運動

  10. 台灣長老會本土神學

  11. 福音與中國文化:神學理論再思(本土化?本位化;本地化?本色化?)

  12. 宗教神學:排外主義、包容主義與多元主義

  13. 慈濟功德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