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書報討論摘要

 

 

傳教策略比較:
戴德生、李提摩太、利瑪竇

 

信仰與文化研究中心

書報討論2000/10/30

 

(一)導言

 傳教策略的研究在學術上是比較過時的題目,今天學者的重點不再侷限於單方面:不侷限於傳教士,也不侷限於中國人的反應,而是將重點放在雙面之交流與互動。信仰是一種開放的體系,不同信仰之間是一種動態交流的關係。

 我們用的這篇文章是半世紀以前完成的。美國漢學家Paul. Cohen在他年輕時寫的,其中有許多值得爭議之處,二十五年前被翻成中文,直到如今,想到傳教策略,大都引用這篇文章。傳教策略在過去一個世紀是研究重點,相關外文文章很多,但中文文章很少,過去一直是西方(或外來者)努力思索如何將基督教傳給中國人,後來稍有進步,開始關心中國人如何反應,中文文章開始出現這類研究。但是,在中文世界還來不及追上這股「以中國人反應」為主題的研究風潮時,研究趨勢已經又走到「交流互動」這種動態的文化交流法。這是多元世界必然的趨勢。追究原因,教會歷史人才缺乏是原因之一,其次,教會內部的神學反省能力不夠。然而,因為顧及台灣教會內部對這個領域的理解有限,以及宣教典範尚未轉移,我們還是從最初階的研究開始介紹。但我希望不要停留在這裡,而是,能夠跟上研究趨勢,這樣才能和時代對話。

 為了讓傳教策略研究更完整呈現,我將明末耶穌會士的策略加入作對照組,比較天主教和新教的區別並從中學習前人經驗。

 

戴德生與中國內地會

簡單生平:

1832生於英國約克郡,屬衛理公會。家中醫學背景對宣教的幫助影響他,開始學醫鍛鍊體力,在倫敦地區傳教。1853因太平天國(1850-1864)所引發的討論影響他立刻在中國佈道會The China Evangelization Society支持下來中國。1865年在英國創辦中國內地會。

1865-1876 在通商口岸巡迴佈道、發單張

1876-1900 因為中英煙台條約允許傳教士自由進入內地旅行,開始在各省份建立據點。1900義和團之亂啟,受創甚鉅。1905戴德生過世。

1900-1926 1926-1927因神學思想分歧退出中華基督教協進會,1927因反帝國主義風潮傳教士撤退至沿海,開始實施自治自養。

1927-1941 戰火頻仍

1942-1953 1941日軍偷襲珍珠港,向英美宣戰,關閉一切同盟國在上海租借地一切產業。….1949政權更換,被迫退出中國暫居香港,轉向東南亞。五十年代因東南亞對「中國」敏感,改名海外基督使團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

 

神學背景(esp.宣教觀):

 激烈的基要派信仰,認為人若非在永火的地獄中焚燒,就是在天堂的永福中享樂。 倫敦會楊格非(Griffith John):「我們在這裡不是為了開發國內的資源,亦不是為著促進工商業發達,更不是為了文化生活的進步,卻是與黑暗的權勢爭戰。救人離開罪惡。務求為了基督,征服中國」。他認為宣教是一場屬靈的戰爭,唯有「完全倚靠聖靈而領受屬靈的能力」,「中國是死亡的,可怕的死亡。我們的計劃和組織難以為這廣大群眾作什麼。他們需要生命,基督來臨就是賜人生命。」他主張直接傳講福音、街頭佈道、發福音單張,這是當時大部分傳教士做的。

 戴德生本著相同宗旨在1865年創立內地會,他與楊格非不同之處在於「並不是要獲得悔改歸正的人或建立和訓練一個基督教團體,而是運用最快速的方法將福音知識傳遍中國」。他看重人靈魂的歸宿,他認為往天堂或入地獄完全在乎人今生的抉擇。物質的改良不重要,強調個人得救、品德修養、出世傾向

 

傳教對象(包括時代背景):

平民,多半是文盲
 

實際做法:

直接傳講福音、街頭佈道、發福音單張
內地會:總部在英國,指揮部在中國,完全由戴德生一人指揮。
這種權威式領導受到極大批評,使工作效率與彈性受影響。
信息內容完全以福音內容為主,即使辦教育也是以教導聖經知識為主,只附加一部份算數與地理知識。

 

對宣教士的要求:(量重於質)

戴德生認為,中國正在毀滅之中,且大多是文盲。因此只要是接受過一些教育者便有資格當宣教士(即使沒有正式神學教育)。他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將福音傳遍中國,與最多人接觸。對政治立的態度採取迴避方式,要求無論任何環境都不可向自己的國家上訴,反對與政治有關聯。對文字工作比較不熱衷,多採取巡迴佈道,然後選擇要點密集固定工作,再透過羅馬拼音教導。

缺點(失敗原因):1.呈現文化優越心態,妨礙對本地文化的欣賞。2.忽略處境化問題。3.與社會脫節,有遁世、逃避之嫌,無力回應解決中國面臨的問題。4.對象為社會下階層人士,永處邊緣,影響力小。

二十世紀以後,傳教士漸漸放棄直接傳福音的方式,而轉向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事業,這是宣教神學新趨勢,協助中國現代化。他們認為基督教不應與社會脫節。其實這種思想早在十九世紀就已經有人開始,甚至影響中國維新變法圖強,間接促進中國革命。這就是我們要接著看的李提摩太的方式。

 

 

李提摩太與廣學會

簡單生平:包括時代背景:

 1845年生於英國威爾斯,屬浸信會。1865年浸信會神學院就讀,1868年受魁麗思夫人(Mrs. Guinness)演講影響立志來華傳教。1870抵達上海。

 1885年李回英渡假,向總會要求在中國設立師範學校,但因費用昂貴遭拒,1886回中國,遭同事指責,調到山東,他要求設立基督教大學又遭拒,1890年退出浸信宣道會。1891年接手廣學會。此後便極少向宣教機構募款,而轉向中國官吏。

 廣學會前身為同文書會,1887年由愛爾蘭合一長老會牧師韋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創立,1891年李提摩太接手1892年改名廣學會。宗旨是透過基督教觀點,用中國本土的思想文化著書立說,藉以教育人民。特別針對中國有識之士與官員(傳教對象)。

 廣學會在李提摩太任內1892-1907的言論以國家社會為主(1907年停刊,李提摩太1915年離開中國)1922-1937年季斐理主持,又轉向教會信徒,走向平民教育。1937盧溝橋事變八年抗戰開始,遷至華西,與成都華英書局共組基督教聯合出版社,1947年改組為中華基督教出版協會。

 

神學背景(esp.宣教觀):

 太十5-42:無論你進哪一城,哪一村,要打聽誰是好人,就住進他家中,直到走的時候。「好人」他解為中國民間社會領袖。他認為這些人是神為中國福音工作預備的。他認為上帝的國度「不僅造在人心理,也造在一切組織裡」,為使人現在或將來得到救恩,包括身體與靈魂。他相信那些盡力改善這個世界的人配得將來永遠的祝福。他認為透過文化的改造,中國可望有富強之日,並建造一個基督化的社會秩序。文化改良從物質、理性、政治、社會各層面著手,同時並進,並從官紳與民間領袖入手。

 如同貝施福(James W. Bashford)所言:傳教工作豈能對世上未聞聽福音,並且生活在貧窮、疾病、無知、罪惡中的人視若無睹呢?

 

對宣教士的要求:(質重於量)

 除靈性之外,要求宣教士的水準高於中國領導人物,除了一般教育之外,必須認識宗教比較學、宣教法、教會歷史等學問。並且應精通中國文化,除了作慈善事業之外,必須與非基督教機構合作,克服中國人的偏見。對政治力量的態度是:必須取得政府的許可才能獲得最佳結果,他想透過法律程序防止教案發生。他曾九次上書總理衙門,想向翁同龢與皇帝陳情說明基督教來華目的。主張文字間接工作,因為直接講福音容易引發衝突與敵意,且不易接觸士大夫,(士大夫比較喜歡文字往來),文字可以進入個人家中,透過閱讀將人帶到上帝面前。

 

策略:新文化教育,以四萬名官員、教育官員教師為主要對象。

實際做法:

  1. 出版高水準定期刊物

  2. 發行有關教育與宗教以及商業方面的小冊子

  3. 徵文討論富國之道(孫中山便曾在萬國公報發表「上李鴻章萬言書」)

  4. 講課、建立閱覽室、博物館,提倡新文化

  5. 在考場發送廣學會書籍

  6. 遊說中國政府設立學社、提高教育水準

  7. 廣傳廣學會宗旨,利用傳媒:如萬國公報、中西教會報、大同報(1904年創報,1907年萬國公報停刊之後便以此為主要喉舌)

 

影響:

廣學會出版的書籍有很多盜版,知識份子爭相傳閱。

  1. 1894-1898甲午中日之戰敗後之戊戌變法:

  2. 1895年康有為組織強學會,辦時務報:

  3. 1904日俄戰爭後清廷立憲運動:1901年清廷設立山西大學堂,分中齋與西齋,分授中國經史與西方文化,由李氏負全責。

  4. 興中會—同盟會—1911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民國建立:(其實李提摩太反對革命,主張模仿英國的君主立憲。他認為一但清廷被推翻便會失去依靠,他已經佈好局面,革命之後怕失控,他被批評有大不列顛的文化與帝國優越感,廣學會出版書籍多半翻譯西書,而非本土著作,且廣學會由外人主掌,沒有培養華人接班)。

缺點:文化優越感強烈、缺乏正式福音教導,1900年商務印書館逐漸取代廣學會地位,中國人接受了西方文化,但不易接受基督教。辛亥革命之後政權轉移,影響力降低。

二人代表著兩個極端,我們在中國歷史上發現另一種模式,在二者中間。

 

利瑪竇與耶穌會

簡單生平:

 1552年生於義大利,1568加入耶穌會,1577申請來東方傳教,1582抵澳門預備進入中國,1583在肇慶建立第一的據點。->一路北上京城(1601),1610年卒於北京。1597設中國耶穌會省利氏為第一任會長。

 

神學背景(esp.宣教觀):

 阿奎納神學,接受自然理性的價值。自然理性有助於人認識上帝。五路證明法,便是一例。但當時教會中心的宣教神學觀是:「教會之外無救恩」,教會是上帝實行救贖的場所,傳教是將救恩帶出去,到世界上去。接受信仰的標記是洗禮。1545-1563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已經從排外的教會中心過度到包容的教會中心。接受領有願洗(baptism of desire)的人是教會的成員。宣教神學觀是:「沒有教會就沒有救恩」。(cf.古寒松模式)

 

傳教對象(包括時代背景):

兩階段:

1.政府官員、皇帝后妃

2.培植當地人作為與一般平民接觸的中介

 

實際做法:

 耶穌會的傳教工作在中國與在其他地區是不一樣的。1562年在澳門時期,所有領洗的人必須在國籍上改變為西班牙或葡萄牙,姓名、衣著、習慣都要改變。但1579年范禮安來華之後有所改變,要求傳教士中國化:學漢語、穿漢服。起先以佛教為適應對象,後改為儒家。

 耶穌會自利瑪竇以後的傳教策略主要可從三方面來看:

 一是由上而下,即是以知識份子作為主要傳教對象,最終的目標是歸化皇帝使傳教行為合法化,並達到上行下效的結果;

 二是適應法(Accommodation),乃是以外來者的立場,討論文化接觸時所作的調整,而明末耶穌會士的適應對像是儒家;(合儒、補儒、超儒->格物窮理以知天)。另,對話式:與中國知識份子來往方式是問答方式,溝通雙方思想。

 三是以歐洲科學,如天文學、地理學與水利技術等等作為媒介與中國士人接觸,然後進一步與中國人談信仰。

 

對傳教士的要求:

質重於量,入耶穌會者都是精英,來華後訓練嚴格

針對中國的需求,例如天文學

 

總結:反省與比較

  1. 思考型態:either-or二元對立?S––O主客對立?S(SO)主客關係?
  2. 聖俗觀念:

    r3-4-1.gif (2166 bytes)

  3. 對非基督教文化(與宗教)的觀念與態度:與啟示觀有密切關係->宣教神學典範轉移->宗教神學興起

  4. 末世觀:already? not-yet? already but not yet?(時間觀/歷史觀)

r3-4-2.gif (485 bytes)  r3-4-3.gif (555 bytes)

r3-4-4.gif (3226 bytes) 

 


參考書目

  • 蔡錦圖,《戴德生與中國內地會》(香港:建道神學院,1998)。

  • 黃昭弘,《清末寓華西教士之政論及其影響》(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3)。

  • 潘鳳娟,〈從晚明皇室信仰看耶穌會的傳教策略〉《史苑》,第51期(1990),頁61-75。

  • D. E. Mungello, Curious Land: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 of Sinology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1985).

  • 林美玫,〈中國內地會之研究1865-1926〉(台北: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 張維華、孫西,〈十六世紀耶穌會士在華傳教政策的演變〉《文史哲》1985-1,頁23-33。

  • 李瞻、石麗東合著,《林樂知與萬國公報》(台北:台北市新聞局,1977)。

  • 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5)。